close

如您有高利率保單該小心了

分類:利率
2009/01/17 12:01

雷曼兄弟倒閉的殷鑒不遠,2009年的投資策略安全應於獲利別被高利率所迷思。市面上已有一家壽險公司遭到勒令停業。


高利保單吸金 壽險業爆危機



「高利保單吸金—壽險業爆危機」這是最新一期(399期)壹週刊的標題,報導台灣的壽險是因為政府「束手無策」,讓淨值為 負數的壽險業者猶能「無照駕駛」,而政府官員也私下透露「政府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辦」。點出銀行有存款保險機制RTC(金融重建基金)可接管,而保險業卻沒 有完善的退場機制。


壽險業的總資產2008年九月底有八兆八千多億元、淨值只剩六百二十億元,到年底剩下不到四百億元,這數字還是壽命業去年總計增資 一千一百多億元,加上官方緊急放水,讓業者在隱藏鉅額投資虧損之下所交出的成績,實際狀況可說慘不忍睹「去年底淨值為正的壽險業不到一家」(詳見壹週刊 399期50-54頁)。


 永達保經公司吳文永大力推廣的宏泰人壽保險公司,據壹週刊399期報導,至2008年九月底,前九月虧了19.77億元,淨值為負3.54億元,而全球人壽公司至2008年九月底,前九月虧了39.22億元,淨值為負14.38億元。


壽險業2008年九月底已淪為負數,到12月底淨值除非10月至12月有增資,否則淨值一定比前九個月更不好,還迷信保險可以存款,要賺保險公司利息的人請趕快覺醒,不要變成最後一隻老鼠。


金管會縱容壽險公司長期不務正業,讓壽險業者用高利率保單當吸金的聚寶盆,自已吃香喝辣住豪宅,不是坑殺保戶嗎?



在央行不斷降息下,大型行庫的1年期定存利率將跌破1%,但市場上利率近3%的高利保單仍滿天飛。本刊調查,經過去年金融 海嘯的肆虐,整體壽險業淨值縮水9成,剩下不到4百億元,第四季淨值幾乎皆為負數,但因政府昔日對保險業採低度監理,且未建立完善退場機制,因此目前只能 在財報上放水,幫業者過關。
然這些已沒有獲利能力的壽險業者,卻逆勢吸金,大賣高利率儲蓄險保單。面對高利誘惑,保戶只能自求多福,並祈禱新上任的金管會主委陳冲安全拆下這顆未爆彈,不縱放違規業者。


這個週末保險業「不平安」。壽險龍頭國泰人壽公布,去年虧了十七億元,打破四十七年 零虧損紀錄;新光人壽則大虧一百九十七億元,虧掉三分之一個資本,刷新自己的紀錄。而最令人頭皮發麻的是,一向保守嚴謹的國泰金策略長李長庚,上週竟發出 警訊:「現在是壽險業危急存亡之秋。」


新光人壽去年大虧一百九十七億元,創一九六三年成軍以來新高,新光金董事長吳東進認為,景氣好轉,還要好一段時間。


投資虧損 淨值呈負
究竟情況多危急?據官方統計,去年十月底,全體二十三家壽險業,總資產八兆八千多億元,淨值卻從二 ○○七年底的四千多億元,縮水剩六百二十一億元,到年底,剩下不到四百億元,蒸發九成。而這數字,還是保險業去年總計增資一千四百億元,加上官方緊急放 水,讓業者在隱藏鉅額投資虧損之下所交出的成績,實際狀況,可說慘不忍睹。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董 事直言:「去年底淨值為正的保險業,不到一家。」壽險業是高槓桿事業,一百元股本可做十五倍生意,也就是一千五百元,依法可投資股票、債券、不動產及海外 資產,分散風險;不幸的是,去年金融海嘯,全部遭殃,約七成投資受傷,三成虧損;若嚴格計算,去年全體壽險業的rbc(資本適足率)都低於法定的二 ○○%,甚至不到一五○%。


 這張第一年解約金比所繳保費還高的保單,十分熱賣。


無力增資 政府束手
依歐美 規範,淨值為負的保險業,不是退場,就是經營者換人或被併,這波金融海嘯後,歐洲還實施更嚴謹的ifrs4(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母公司設在荷蘭的ing 安泰人壽,即因無力提存一千三百多億元責任準備金,才併給富邦金,成為「台灣人」;但在台灣,因政府「束手無策」,竟讓淨值為負數的業者,猶能「無照駕 駛」。
一位官員私下透露:「政府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他點出,銀行有存款保險機制,rtc(金融重建基金)可接管善後,唯獨保險業沒有完 善的退場機制,單靠規模百餘億的保險安定基金,根本是杯水車薪。也因此,主管機關無計可施,既怕業者垮掉,又無力強制業者增資、被併或退場。
據壽險公會統計,整體壽險業資金缺口高達五百億元,尚需增資,但有些壽險公司已無力增資,「『資』要從哪裡來,是很大的問題。」一位資深保險人說,目前大環境惡劣,大家連保險都不敢買了,更別說投資保險公司股票。
更扯的是,金融三業中,對保險的監理是最低度。「主管機關對保險業投資放款監理專業,不及對銀行業,保單設計的把關是仰仗保險公會,而公會又由壽險業者支持。」


 財報放水 暫穩局勢
「以 國華人壽為例,淨值早就是負數,且rbc長期低於二○○%,但因無退場機制,加上保戶龐大,業務單純,就像中風的病人,比較耐命,不會有立即危險。」資深 保險人說。「但以建設營建為本業的保險集團,若有多數資金部位為房地產,當保險與不動產二產業巿場都不佳時,就會流動吃緊。」
日前,保險局即對幸福人壽投資單筆不動產超限、遠雄人壽取得土地二年沒有收益及與利害關係人交易超限等,分別開罰四百五十萬及二百七十萬元。
由 於保險不比銀行,沒有立即的擠兌危機,因此,金管會矇著頭「大放水」,先穩住局勢,幫業者過冬。例如放寬三十四號公報,將「交易項目」下需認列跌價損失的 股票與債券,重新分類到不必認列損失的「非交易目的」;並放寬rbc計算,將股票未實現損益認列比率,從一○○%減為二○%,以及股票及重大事故準備金調 整新制展延一年,到今年十二月底才上路。


 一家金控高層說:「這是掩耳盜鈴,對存戶、投資散戶,甚至整體金融業,並非福音。」業者私下擔心,四月底前要揭露去年度財報,一旦數字曝光,恐怕會引發大眾信心不足,提出保單解約或質押,加上過去的高利保單今年進入到期給付高峰期,屆時會有流動性需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ngo0311 的頭像
    pingo0311

    pingo0311的部落格

    pingo03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