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宗教的關係
還是什麼原因我也不曉得
萬聖節越來越多人參與
所以我就去找了些資料來看看
萬聖節的由來 ( 10 月 31 日)
萬聖節是西洋鬼節,對國外來說萬聖節就像我們的中元節,這一天他們會把自己打扮的鬼模鬼樣,到處舉辦狂歡派對。
「萬聖節」這個字,起源自天主教教會。每年的 11 月 1 日,是天主教慶祝諸聖的節日 All Hallows Day 或 All Saint's Day。
而在萬聖節前夕,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前夕是塞爾特族人的年度豐收祭典,象徵著一年的結束,以及新一年的開始。
當時二千多年前的塞爾特族人(即目前的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等)一年之中最害怕的日子莫過於十月三十一日的晚上,他們相信世人的生活是由神明所主宰的,而死亡之神 Samhain 在會在每年 10 月 31 日的夜晚會和逝者一起重返人間。
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是塞爾特族人表達他們對太陽神的敬意,因為太陽神讓他們的穀物豐收,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冬天!可是在這一個夜晚也是惡靈力量最強大的一天,傳說中,每年到了這一天,所有時空的法則都會失效,使得陰陽兩界合而為一。因此,這是遊魂出沒找替死鬼的唯一機會。
在 10 月 31 日晚上驚駭的時刻,活著的塞爾特人會為了躲避靈魂的搜索,在這天晚會上把家裡的爐火滅了,營造出一個寒冷陰森的環境,並刻意用動物的頭或皮毛做成的服飾打扮自己成鬼怪的模樣,口中發出可怕的聲音,企圖嚇走靈魂也讓靈魂分不清誰是活的人,而不能夠找到替身;過了這個晚上,第二天就是萬聖節,一切也就回復平靜了。
我想
萬聖節的習俗 :面具化裝 在古時候,如果有旱災或是其它重大的災難,人們便會帶上醜陋的面具,因為他們害怕深夜還在外面遊走的惡靈,如果晚上必須出門,便會戴上面具或用動物的皮毛裝飾自己,希望惡靈認不出他們來,或被醜陋的面具嚇走。
後來敬畏鬼神的宗教意味逐漸轉薄,慢慢開始有小孩穿上鬼和精靈的衣服,出去嚇鄰居 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要大人請吃糖果的趣味習俗。
出發點應該已經「不見了」
後來的發展都是「商業」行為了吧
就好像情人節也是被抄的沸沸揚揚一般
哪有人一年有四、五個情人節的(白色情人節、農曆、陽歷情人節....)
好像不過節就不是情人一樣
啊!!離題了
言歸正傳
現在的幼稚園、托兒所、補習班
如果沒有「應景」在教學課程內
加入萬聖節的活動
好像就很不符合流行一樣(跟聖誕節一樣)
所以原本不會半鬼臉的晉典
也可能在托兒所有活動吧
不知道哪裡學會的扮鬼臉方式
老是用這個來嚇人
而且
如果你看到之後
表現很訝異的樣子
他就會很高興
很開心
這是什麼心態啊
說了這麼久
到底晉典都扮什麼鬼臉啊
答案揭曉
天啊!
晚上要作惡夢了
萬聖節的可怕鬼臉 - 地圖日記http://www.atlaspost.com/landmark.php?frominsert=1&id=9117676&noslave=1&sig=#ixzz1d0q2UBrT
(網址連回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