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真可愛 5個爸爸7個媽
「我有五個爸爸、七個媽媽」,來自台東七彩家園十四歲的田信恩,向同學介紹自己家庭時,總是得意地自稱他有好多位爸媽,同學投以狐疑眼光,不敢置信。
田信恩口中的七彩家園,是由七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共組的「大」家庭;兩年前,他們來到台東縣卑南鄉太平村,十四個大人、十六個小孩一起住在不到百坪的公寓裡,追求相同的家庭幸福。
「為什麼單親家庭孩子就被認定得不到愛?被認定會學壞?」七彩家園發起人邱麗卿是單親媽媽,聽人批評單親家庭很不服氣,因而興起集合大家共組家庭的念頭,她說:「大家合起來就完美了。」
學者調查,類似七彩家園這種「共生家庭」,早期多是基於理念形成,如高雄縣錫安山「伊甸家園」、台南縣玉井鄉一百卅多人的「真理家族」、桃園楊梅鎮的「希伯崙全人關懷協會」等,這些家族的特色是「自己自足」。
近年「共生家庭」的組成宗教因素漸淡,愈來愈多共生家庭是基於「互助」,七彩家園是其一。
邱麗卿最早在花蓮試辦七彩,當時有十五個家庭、七十多個人參與,只是每晚一起吃飯,討論親子教育,假日集體出遊;兩年前,剩七戶搬到台東,才真正共組大家庭。
這個大家庭,成員各司其職,感情緊密卻不互相牽絆,「每戶每個月繳一萬元作為共同生活基金,沒有人計較誰家人多,東西吃得多、用得多。」每天清晨五點,七彩家園就很熱鬧;大人合力做手工饅頭當早餐,孩子都到頂樓運動,吃完早餐,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
七彩家園分行政部、家園部、文化團,文化團長張美英負責指導小朋友原住民傳統歌舞及現代舞,常帶孩子外出表演,所得作為文化團經費。擔任醫院放射師的「園長」王金龍說:「這裡每名爸爸都要顧這十六名孩子,從一歲到十六歲,任務很重。」
七彩每位成員都說:「在這裡,我找到自己。」
這樣的家庭真的很溫暖
互相照應幫助
好像阿公那個年代的大家庭
叔叔、伯伯等所有家庭都住在一起
但他們卻沒有那個年代媽媽的辛苦(要煮所有人、洗所有人的東西)
確有那時候互相照顧、學習的優點
相信運作的好的話
雖然單親的小孩
在這樣的大家庭成長
一定會健康快樂有自信
真的太好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