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犬

台灣犬
一種代表台灣的原生動物[土狗]
台灣原住民的土犬極為優秀,是打獵、看家的良伴,一時之間眾犬友紛紛往「深山」跑,帶下來許多黑舌頭、羌仔腳、南瓜頭……的「好像純土狗」的「土 狗」來,那時候,大家都自吹自擂自己的狗最純,性能最好……後來犬協終於統一口徑,按照古籍所載的幾幀照片,幾位「專家」,幾位「大老」的意見,訂出了台 灣國寶犬的「標準」。
我與一些犬友泡茶話犬,儘是一些「我罵你,你罵 我」的話、覺得很「刺激」,反正這個社會嘛,誰的背後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為了理想,為了賺錢,說自己的狗好,說別人的狗不好乃是理所當然。
可是…… 十餘年後的今天呢!我們發現台灣犬無論是在體型上,在作業性能上皆凌駕在他種身高、體重相若的犬種之上;尤其令人感到「可怕」與「震驚」的,台灣犬的尾部 真的改良成「一把鐮刀」,甚至有「黑狗頭白身黑花」的土犬給繁殖出來。外國人改良狗,是體型越來越美,性能越來越不怎麼樣;台灣人先發表「犬種白皮書」, 依標準去配配配……,體型不但越來美,智能越來越高,功能愈來愈多(伴侶、看家、打獵、抓貓抓老鼠、觀賞……)不用刻意訓練,護主性佳、歸巢性佳、雜食性 耐飢餓、抗病力佳、耐力佳、彈跳高、哺育能力強、愛清潔、顏色隨個人喜好(有黑焦赤色、黃色、白色、花色、虎斑、黑頭白身。)台南縣歸仁鄉有個黃國男先生 研究出繁殖眼鏡蛇的方法,獨步全球,連外國農業界教授都甘拜下風,他自己給蛇咬了,自有一套中藥解毒秘方。咱台灣犬的繁殖前輩,唸過農學院,學過遺傳學的 並不多,卻有如此傲人成績,讓小弟在此再向各位致敬吧!
很多犬友(包括我在內)曾經質疑目前台灣犬的純度,因為日據時期與光復後,許多洋狗(狼犬,秋田,柴犬,北海道犬,四國犬,比特犬,米格魯,杜賓……等) 曾上山與台灣犬雜交;這一點,我目前的看法是正面在光復初期,曾在阿里山山區擔任國小校長,他宿舍旁恰巧住著一位獵戶(原住民),據家父口述:『台灣犬吃 食很隨便,獵戶每天下午煮了一大鍋的地瓜,隨便往地下一倒,狗群便跑過來搶食(搶了一塊,躲到他處獨享)。打獵當天不可餵食,老狗會帶著新狗追蹤包圍山 豬,獵人用土槍或長茅或弓箭殺死山豬,山豬受傷後,會凶性大發,台灣犬每有折損,獵人不小心也會慘遭獠牙報復,通常殺第二刀(第二世界上絕對沒有一種犬種 隻隻都很優秀,也沒有一種犬種隻隻都是廢物;我要聲明的是:「我絕不鼓勵看官養任何犬種,或揚棄任一犬種」,我也不會告訴看官那裡可以買到好的犬隻(雖然 我知道),我個人也懶得去做狗生意,這年頭,誰都要吃飯,誰都得罪不起,每個人都有自尊。要養好狗,還是要多看書,多向別人請益,多交些「補習費」。
獵人最危險,所以事後分到的豬肉也愈多。豬死之後,將肚子剖開,內臟就現場給狗群吃了,原住民便背著一「豬肉殼」回家。原住民沒有「那隻狗比較漂亮?」的 觀念,只有「那一隻狗較凶悍較會打獵?」的繁殖理念;因此,傷痕纍纍的戰將往往成為獵戶的最愛與種公、種母,母犬生了小狗之後,到了四、五十天,獵戶便唆 使小狗咬綁住的山羊,那些凶狠勇敢的便留下來,受傷的、體格差的、膽識不佳的便用「籐草」(光復初期山地沒有狗繩)牽往深山綁在樹幹,讓其自生自滅,大部 份會給野獸吃掉,少數強悍的會咬斷籐草,再自己「找路」回到獵戶的家,這種狗便抓來當「看家狗」之用,茲記錄下其昔日親眼所見的歷史,再度為台灣犬物競天 擇與「悲壯」、「感人」的繁殖史作一見證。 的,因為在1970年代以前,我上述所提的這些犬種,都是以性能為主的獵犬、防禦犬,純度雖會稍有改變,性能體型卻可能更佳。日本今日的土佐犬也曾摻入大 丹、馬士提夫、鬥牛、波爾多……等鬥系的血統;狼犬百年前也是形形色色的牧羊犬改良而來的。今日犬協既已統一標準,透過繁殖技術,與嚴格的篩檢,可以說, 今日的台灣犬已是一可進軍國際的純種犬。
台灣犬種系分類是依據台灣地勢而分為兩大類: 高山犬種以台灣原住民族之泰雅犬與布農犬為主
台灣原住民九大族群:
台灣五大山脈中以東海岸山脈高山較少 台灣四季平均年溫度約為20度 | ||||||||||||||||||||||||||||||||||||||||||||||||||||||||||||
台灣犬的內在具有:
雜食性的台灣犬
多功能的台灣犬台灣犬除了我們所知的兇猛護主外也是極佳的狩獵犬,更是獵犬個中翹楚,與主人從事野外狩獵活動時藝高膽大爬近90度峭壁,靈活自如在湍急溪水。 台灣犬雖然沒有文獻可考,但由山地老獵戶或經驗者口中可大略窺知其特點。 原始犬種獵性較佳,行動迅速敏捷。 三五好友相邀至山區狩獵有台灣犬相伴不但能明確的追查出獵物行蹤。而且速度犀利,嗅、視、聽覺靈敏。大大增加狩獵的樂趣與成果。 嗜好登山露營玩水的朋友有台灣犬跟隨,對安全更有莫大助益!! 如果家中愛犬無法發揮野外活動功能時,台灣犬應當是第一選擇。 | ||||||||||||||||||||||||||||||||||||||||||||||||||||||||||||
中華民國畜犬協會《台灣犬標準》 ﹝AKU亞洲畜犬聯盟登錄標準﹞ | ||||||||||||||||||||||||||||||||||||||||||||||||||||||||||||
| ||||||||||||||||||||||||||||||||||||||||||||||||||||||||||||
台灣犬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台灣犬別名原產國分類及育種標準FCI:
台灣犬俗稱台灣土狗,是一種台灣特有的犬種,因其聰明、忠心、勇敢、體能佳的特性,舊日常為台灣原住民訓練作為獵犬使用。
[編輯] 特徵與分類台灣犬最遲於17世紀即有文獻記載。清乾隆年間朱仕玠《小琉球漫誌》描述:「番犬大如黃犢,吠聲殊異。剪其雙耳,以草木蒙密,且多鉤刺,欲其馳騁無掛礙也……。捕獐鹿,發示追蹤,百不失一。」由此可知當時台灣犬就被賦予狩獵任務。 就整體外觀而言,特徵為三角頭,杏仁眼,耳豎立或半垂,尾部豎立微捲,如草刀,身材結實勻稱,體型中等。毛色有黃色,黑色、虎斑、白色、黑白混合花色等多種。 大小型態則分為中型和小型二種: 中型狗體態標準, 腰細、胸寬,成犬身高不過五十公分左右,胸圍四十幾公分;小腿筋骨粗壯,大腿肌肉多而結實,架勢十足。此外,它的頭蓋骨寬圓;毛長約二公分,毛色有土黃和黃褐二種,但鼻端都是黑色。尾巴則豎立或向上捲曲、耳朵半蓋。 小型犬有二種, 一種身高平均四十公分,一在卅公分以下;1980年代調查中,已見不到後者;前者體格沒有中型狗魁梧,但瘦長伶俐,是長跑健將。小型犬臉型較瘦削,顯得機靈,除土黃與黃褐色,還有純黑色;尾巴、耳朵均豎立,好似隨時警戒中;舌頭正面或背面有黑斑。[1] [編輯] 習性
[編輯] 現況因流浪進口犬種氾濫街頭及未嚴格實施寵物節育等因素,台灣犬早已與外來犬種大量雜交,目前不易找到純度高的犬隻。1978至1980年間,日本名古屋大學太田克明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與台灣大學畜牧系畜產研究室合作調查台灣犬。該團隊發現西部平地已無法找到純種本地狗,遂轉往山區調查,以中央山脈二十處原住民村落為調查點。在找到的160頭台灣犬隻中,有46頭判定為一級純度。此項估計達到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AO)世界生物保種監督警告系統所公佈的瀕臨絕種動物標準[2] 1990年代,台灣社會飼養台灣犬漸成風潮,台灣犬身價躍升,加上本地狩獵文化式微,對犬隻不再重視,使得山地部落及鄉間的台灣犬被平地寵物商家大量購往都會區,供給一般大眾飼養。[3] 從飼養台灣犬盛行起始,經過二、三十年來的選育、培養、改良、同型化、純化等因素,至今已經無法完全區分出族群分類,也因為飼養者的喜好而有不同風貌。經過有心人士的改良和混種培育,打造出「新型態」的台灣犬,並已經向FCI申請「新犬種」正名,並且制定一套現行「標準」,各犬捨培育出的犬種皆有所差異,相去甚遠。 另外,對於台灣犬未來的培育方向,存在著「保種」與「改良」的爭論。 支持保種論者認為應該繼承原有血統不需刻意改良,而支持改良論者則認為台灣犬經過近年來狗販進口品種意外雜交或刻意改良,已無法保持其純度,故應往「新型態」方向改良。 兩者著眼點不一,迄今仍無重大保育共識。 養台灣犬的感觸每一個國家都有其代表的犬種 而台灣犬正是台灣的代表犬種之一.........至少國際上知道有這種犬種 一個犬種就可以讓大家的話題這麼多 讓大家的距離更近....也讓我結交許多愛狗的人士 網路的發達確實讓台灣犬曝光率增加 不過最近的筆戰也讓台灣犬的形象有所損害 剛要養台灣犬的人會不知道誰對誰錯 怎麼養一個台灣犬這麼複雜 其實每個人都沒有錯..都有自己的一套 標準定出來又有人有意見 有人養台灣犬顧家做伴 有人養台灣犬為了小時後的夢想 有人說養台灣犬為名為利 有人就是喜歡養台灣犬 就我而言當初養台灣犬只是喜歡養台灣犬不管賽場或一般家裡所養的台灣犬 大至看來都有一定的水準 各有特色 只是大家要的不一樣 我覺得最高境界的是 養自己心中的台灣犬 多了解不同的意見 不要去批評東批評西 狗沒有錯人也沒有錯 只是想法不一樣而已台灣犬在國際犬種上已經有一席之地了喜愛牠的你們是否也有一絲光榮
| ||||||||||||||||||||||||||||||||||||||||||||||||||||||||||||
![]() ![]()
如何選擇台灣犬(觀念篇)一般家族成員有意飼養者 在衝動之於...匆匆選擇...導致日後的後悔或失望 以致於當初慕名而來 如今敗興而終 當然 在我們決定要選擇台灣犬這個犬種以前 相信各位準飼主 對於此犬種 或多或少 也一定有相當程度的耳聞 認識 甚至於也曾經擁有過相當的飼養經驗... 選擇依據的前提 不外乎三個大方向 第一 針對體型 幼犬的未來發展體型 是可以針對其父母犬 先做一個模擬式的比對 也就是說 以父犬母犬的體型 第二 針對性格 那當如何呢 請直接測試仔犬 天生凶悍的成犬 大多在 幼時就已經表現出來了 問題僅在於 我們 但是話又說回來 當初選擇感覺凶悍的幼犬 也有長成後反而畏縮不前的 第三 針對繁殖者 第 1 證據 第 2 口碑 口碑 並不代表是 聽說 喔 當有人跟你說 我是聽誰說的..或我跟你說喔.. 你能相信嗎?? 三種性格的繁殖者的犬隻 千萬考慮萬千 萬千考慮一下 第一 天花亂墜 但又提不出證據 顧左右而言他 支支誣誣型.........(心態不正) 這三點 跟選擇朋友的道理是一樣的 說真的 如果我有這樣的一個朋友在身邊 不知何時ㄟ害到我 當然 您本身對台灣犬認知的程度也會影響到 在選擇上的成敗機率 這種對犬隻的認知 是一點一滴來 |
|

台灣許多訓練士都認為, 台灣犬不適合作攻擊訓練. 甚至許多台灣犬的飼主, 也認為台灣犬的攻擊能力 不如狼犬.洛威那等使役犬種. 原因無他, 只因台灣犬咬了就放.
台灣犬的攻擊習性, 是採迂迴戰術, 不作正面攻擊 .這必須追溯到早期台灣犬獵捕山豬的方式.
通常獵山豬所攜帶的獵犬隻數 ,以5.6隻為最佳. 太多則可能在攻擊過程中, 相互推擠而造成傷亡.
台灣犬獵豬, 是一種圍捕的方式 . 獵犬圍住山豬, 並由山豬的側面或後方輪番攻擊, 山豬受到犬隻攻擊後, 勢必轉向作反擊動作, 此時, 另一方的獵犬, 再由山豬側面或後方加以攻擊. 而且是咬了就放, 伺機再作下一次攻擊. 如此週而復始 . 直到山豬精疲力盡ˋ動彈不得, 此時獵人只需持長矛刺殺即可.
獵山豬的狗, 倘若咬住就不放.會如何呢?
犬友 ,為了加強獵犬的咬性, 嘗試以比特犬雜交台灣犬 . 犬隻在尋獲山豬後, 立即攻擊, 咬住後任憑山豬怎麼甩, 就是不鬆口 . 山豬只能往山壁擦撞, 結果狗當然是支離破碎, 陣亡.
台灣犬的攻擊方式, 並不是戴著鋼盔往前衝, 而是一種智慧型的游擊戰 . 這有什麼好處呢? 入侵的歹徒在受到犬隻攻擊時, 一定會手持武器刺殺犬隻 ,這時咬住不放的狗 ,很可能一刀斃命 . 而迂迴攻擊ˋ咬了就放, 伺機下一波攻擊的台灣犬, 您認為呢?好不好用?
犬的攻擊形態
古早味的台灣犬,天生賦有原始犬的體質與特性,母犬在分娩時,毋須飼主在旁
協助,本身會運用腹腔壓力的擠壓,順暢由產道排出胎盤,(部分其他犬種須剖腹
生產)會迅速將臍帶咬斷,小心撕開胎膜並將胎膜吃掉,且快速舔淨胎犬羊水,不
停的全身翻覆整理乾淨,一方面也是刺激胎犬清醒促進呼吸,當胎犬哇聲叫出,
新生命的活力也跟著啟動,顏面神經去感應母犬體溫的方位,本能的爬入母犬的
懷裡,謂之乳犬期。
台灣犬靈敏度高,若乳犬離開巢穴,面對突變的人、事、物、氣味、聲音,會本
能的反應出不安焦慮,靜靜的不發聲,或是耳朵微縮似如警戒。請別會錯意,這
並不是無膽現象,而是野生化的特性,這和已退化(人人好)的現代幼犬最大不同
之處,其實這些描述正蘊含著解答今日台灣犬時局亂像的答案,比如:深山野豬,
一脫離胎膜的乳豬即會游泳,和非洲出生的羚羊脫離胎膜後立即站起走路,一樣
強盛的生命原理,所以今『以野為證 遺傳為主 可知興替』希望讓您有一番新體
悟,自然生態『適應力』的本能,『適者生存 不適者淘汰』真面目!